你的一对一“情绪·思维教练”

你有过思维教练吗?

作为一个长期同伴,帮助从内而外成长、提升个人表现的那种。

 

小时候,思维教练是父母,教育我们怎么做人。

读书时,思维教练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学习方法。

工作后,我们也会遇到类似思维教练的角色——帮助自己提升的朋友、同事、老板,这个角色越来越分散,我们的进步速度也似乎越来越不明显。

你有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现这么一个“规律”:

学生时代是智商的巅峰,语数外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样样有两把刷子;

踏入职场的前几年是能量的巅峰,觉得什么都能做,浑身充满了干劲;

之后进入平稳期,经历恋爱、买房、装修、结婚、生育、带娃的几番折腾;

貌似在人生的前30、40年里,最大成就是完成这些被默认为要完成掉的任务。

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反正周围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走的;

自此,仿佛触到了人生上限,再努力好像也没什么大的突破;

漫漫人生路的下一个阶段,从之前的各种巅峰逐渐下落;

如果不能终身学习向上生长,便是在消耗储备向下滑坡。

黄征宇老师在畅销书《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里讲到,人生有六堂必修课:健康、情绪、思维、关系、事业、财富,可是即使在斯坦福大学、哈佛商学院等名校都没有系统地教过。

面对这样的难题,该怎么想,该怎么做,从哪个突破口切入?

情绪! 

为什么是情绪呢?

因为它是一个人的“发挥系数”

同样一件事情,以稳定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做,以低迷消极的情绪状态去做,结果必然截然不同。

有经验的、高水平的跳高运动员在起跑前往往带动观众,给自己有拍子节奏的掌声;

成熟的投资者在面对市场剧烈变化时总能沉得住气,冷静地做出决策;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乘客与司机发生争吵,情绪失控导致一车人跟着遭殃;

堵车引发路怒,排队产生烦躁,压力导致抑郁……

物质水平越来越高的现代人在情绪问题面前似乎走退化之路。

从外在看,一个人情绪起伏很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大爆发;一个人稳重淡定,处事不惊。你更愿意和哪个人相处呢?

从内在看,你希望自己总是被情绪牵着走,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还是能够冷静地了解情绪的出处,甚至把情绪运用好呢?

情绪太普通了,跟呼吸一样,普通到被人习惯性忽视了。其实它确确实实在背后左右着你,你不去管理它,它就能控制你。

更可怕的是,外界一点点小事情就能触发人们的情绪波动。

比如,地铁里人挤人推推搡搡,开车遇到乱变道,上班被领导当众批评,客户迟到甚至爽约,孩子拖拉不做功课,家里摆放乱糟糟,等等。

你也不能没有情绪,缺乏情绪意味着缺乏动力,任何主动去做的事情,背后都是有情绪在推动着你。

情绪,是一种信号,也是一个工具。

它能向你的大脑发出一个指令,帮助你达到或者远离你的目标。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许多情绪的背后,往往还有一个“思维故事”。

思维故事的不同——> 情绪反应的不同 ——>言语行为的不同——>做事习惯的不同——>人生轨迹的不同

举个例子。

我们经常见到小孩拖拉不做作业的,鸡血家长采取“人盯人”策略,不做完作业,誓不罢休;而佛系家长就觉得无所谓,玩开心了再说。

你很难说谁对谁错,他们各有各的逻辑,而且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孩子好。

如果再深入一步,用“思维故事”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宽广很多。情绪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一直存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退避三舍,要认识、要完善的其实是背后的思维故事。

我是怎么成为鸡娃家长的?

我是怎么成为佛系家长的?

我还可以怎么做得更好?

了解别人的思维故事,更终极是知道自己为何成为现在的自己,知道如何去完善自己的思维故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这才是最值得探究的。

 

 

【情绪·思维教练】能帮助你捕捉、记录、梳理和分析情绪,找到自己的“思维故事”,见到内在的自己。一旦到了这个层面,改不改、改多少,都已经不是多难的事情了。

大家健身的时候都知道要找教练,那你有没有想过,你学习成长的时候也是需要教练的?

世界变化那么快,情绪也难以琢磨,在我们练习管理情绪的道路上,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教练帮助自己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直到你可以拿回自己情绪的掌控权,自如地应用情绪。

情绪练习有几个阶段呢?

第一阶段:认识和接纳情绪

在现代人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偏向逻辑思辨,注重改造外界,而忽略或轻视内在情绪。但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通常是我们的情绪先产生反应,快速传导到身体,然后才启动逻辑分析。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平时理智的人,一旦情绪失控,就做出令人惊讶的行为。情绪教练可以帮你更好地认识情绪和接纳情绪。

第二阶段:记录情绪

你以为只是简单地记录开心难过吗?不!真正的情绪记录不但要求记录及时和准确,还要通过五感法来记录,印象才会深刻,从而有利于之后的针对性改写。

第三阶段:深挖根源

情绪是一个工具,无论喜怒哀乐都在推动着我们。教练可以不断地帮你找到你情绪深处的思维故事,帮你更好的让情绪为己所用。

第四阶段:融合践行

思维故事藏得很深,行为习惯形成已久,情绪管理并不容易,面对这样的挑战,人难免会有恐惧、担忧和倦怠。教练可以帮助你长期、科学、有效地把练习坚持下去,不断地进行思维重塑,创建自己情绪上的“肌肉记忆”。

刘润老师曾经讲过如何帮助企业CEO成长。

他说:商业顾问与CEO教练之间有个明显的区别,一个给答案,一个提问题

给答案是非常快速简便的。

提问题显然是另一条路,要经过彼此的沟通磨合、时间投入、深度挖掘,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标准答案;过程中遇到最多的会是挑战,挑战公司战略,挑战管理困境,挑战自己的恶与不堪,挑战自己如何面对自己,接受自己。

帮助企业CEO对准目标,做决策,看见自己的优缺点,把目光和精力聚焦到关键的事情上。

当然,企业CEO与大多数普通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上是不一样的,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情绪。

【情绪·思维教练】能提供的帮助是:

发现情绪,找出根源,对准目标,看见自己的优缺点,把精力聚焦到关键点上,找到问题背后共性的思维故事。

一般人上来就会要求直接解决问题,索取标准答案。其实别人给出的答案,又有多少是符合你自己的情况呢?而且如果别人帮你做决定,出了问题你还是会怨天尤人。

情绪教练会帮助你回忆过程,寻找根源,并不直接给出答案,最终是通过提问和引导,让你自己找到问题本质和解决方法。

也许期间会发生很多“正确的废话”,比如:

聆听你的内心 / 自律改变人生 / 要向牛人学习 / 利他就是利己 / 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 …

正确的废话我们要记住,因为它是正确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做出具体的行动,才能不让正确的废话成为无用的废话。

 

哪些人需要【情绪·思维教练】:

1、在感情关系中,常常觉得与对方观点冲突,导致情绪失常,过于激动或低落,情绪爆发时的言语行为往往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在工作事业中,往往因为角色不同、理解偏差或配合不当,产生相应的情绪问题,影响正常发挥,甚至与合伙人、领导、下属或客户闹矛盾;

3、在生活起居中,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导致情绪变坏,例如起床气、路怒症、杠精上身,情绪控制各种不稳定。

看,这就是「终身学习·超越成长营」里的黄征宇老师和教练们

 

在执行【情绪·思维教练】方案中往往会遇到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解期/ 1个月

通过看书、听课、对话等方式理解行为及情绪背后有思维故事、并且可以改写。

第二阶段:尝试期/ 1-2个月

养成情绪记录的习惯。一旦发生了正面/负面情绪,迅速记下来发生了什么、导火线是什么。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分析,而是记录。只有记录的案例样本多了,才能更容易找到归因。

第三阶段:养成期/ 2-4个月

遇到负面情绪很容易不记录,发泄完就放一边,因为再次勾起记忆去记录下来是很痛苦的,人往往不愿意重温负面情绪,因为这会让自己反复痛苦,这是本阶段最大的瓶颈。教练会陪伴和鼓励学员养成好习惯,要记住“煎和熬,都是使食物变得美味的重要方式。”

第四阶段:融合践行期/ 3-6个月

当负面情绪来临时,用学习到的方式快速跳出无法反应期,进入灵活调整期。把思维故事记录下来,一次次反复思考,并改写成为新的思维故事。实战失败率高,是这个阶段最大的挑战。要记住“黎明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你不知道它有多久。”

以上阶段时长供参考,与个人投入程度与理解力有关。教练项目一旦启动,每个学员的进展将是个性化的。

【情绪·思维教练】项目

项目周期:一年(从启动那天开始计算)

收费规则:9999元/年(7天试用期,7天内无条件全额退费,7天后不再退费)

服务形式:1对1制,一个学员对应一个教练

沟通方式:微信,记录在工具平台上,每周一次总结回顾,每月一次电话沟通(如需)

👇 填表报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