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黄征宇动态虎年新春祝福&年度回顾 | 黄征宇 2022年3月24日 黄征宇动态 大家好,我是黄征宇。 农历新年又至,我在这里向各位新老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新春问候!祝大家“迎新春虎虎生威,过好年如虎添翼”! 回顾2021 在前一年分享新年展望时,我曾预测2021年美国将会发生三个变化: 1.中美关系走向 拜登上台之后很可能联合欧洲盟友一起制衡中国; 2.美国经济何时恢复 拜登政府将会延续上一任政府的政策,继续纾困,以此刺激美国经济,由此美国经济将在2021年下半年出现强势反弹。 3.美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美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将进一步扩大,使得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1年,这三个预测一一应验。 首先,拜登自2021年1月上任以来,内政外交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动,尤其在处理中美关系方面,他一改特朗普时期的风格,强调加强与欧洲在内的盟友关系,并从中东等地区逐步撤出,期望联合盟友将制衡重点投入到亚太地区。 其次,从经济整体形势来看,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较为强劲。其中,美国经济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强劲增长,虽然第三季度因病毒不断变异等原因有所减速,但到了第四季度经济又有了回升。据经济学家预测,美国2021年经济增速会达到5.5%左右。 与此同时,美国的股市也持续高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截至2021年12月30日,标普指数上涨超过27%,而房地产、金融、能源电力等板块的上涨幅度甚至超过30%,成为股市中的佼佼者。 不过,疫情也使得美国2021年的通胀问题有所抬头。美国CPI指数在11月高达6.8%,12月估计会达到7%。 通胀将使得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据沃顿商学院近期的调研报告,2021年,美国贫困家庭的日常支出比上一年增加了7%。于此同时,相关消费数据也显示,过去一年,低收入者的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是富裕者的两倍。 展望2022 进入2022年,美国又将发生哪些变化?我觉得有四个大方向要注意: 第一个方向,新冠病毒疫情 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德尔塔病毒还是奥密克戎病毒,都给很多国家带来了一波波的疫情反弹,尤其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染力极强,导致最近美国每日新增感染人数突破100万人。 2022年想要彻底控制疫情,得看以下三点: 开发出完全有效的疫苗; 开发出完全有效的药物; 病毒变异得更温和,杀伤力与一般感冒相当。 由于以上三点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美国未来最有可能采取“有限共存”措施,即从与疫情“针锋相对”逐步转向与疫情“有限共存”。 美国目前采取以隔绝病毒传播为主要的防疫方针和手段:每当新一波疫情来临,各州便会实施各种封闭政策,关闭商店和学校,减少社交。然而这对民生和经济的影响特别大,也因此招到很多美国人的反对。 想要彻底控制疫情,最有力的方式是接种疫苗。虽然拜登一再强调要扩大接种人群,提升疫苗接种率,但美国仍有约30%的人没有接种疫苗。对这部分人群来说,是否接种疫苗跟科学无关,而涉及信仰问题,因此想要改变他们的观念是很困难的。 于是,美国在2022年应对新冠疫情很可能会采取“有限共存”的方式: 一方面,加快开发有效疫苗和药物,同时继续提高疫苗接种率。打过疫苗的人需要定期打加强针,没有打过疫苗的人在生活上将会面临各种困难,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引导他们去打疫苗。 另一方面,各州逐步开放,不再采取极限封闭措施,而是在有足够医疗保障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和病毒共存。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疫苗的需求仍然很大,很多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还会持续面临疫苗的短缺,所以疫苗“政治化现象”在2022年依然存在。 第二个方向,国会中期选举 2022年11月,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这是美国政坛的一件大事。 我们知道,美国总统每四年选举一次,国会每两年选举一次。那么,在总统任期中举行的国会选举,就是“中期选举”。 目前,美国国会的参众两院都由民主党控制。但我预计,2022年的中期选举将产生重大改变。参议院甚至参众两院都将被共和党拿下。 如果预期实现,这一结果会直接影响拜登剩下的总统任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总统提前“跛脚”。 除此以外,特朗普虽然下台了,但他的民众支持率仍然很高,也仍然是共和党内最有影响力的人。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中期选举”看作是拜登和特朗普之间另一种形式的竞争和对决。 对拜登来说,2022年最重要的政治问题就是:如何能让民主党在国会保留尽可能多的席位。 第三个方向,中美关系走向 把中国作为“靶子”是美国大选的传统,2022年的中期选举也不会例外。再加上近几年叠加的贸易战、疫情等因素,预计选举之前,中美关系在表面上不会有好转的迹象,甚至可能更为糟糕。 为什么?因为从选举的角度来说,对中国强硬没有任何政治风险,因而两党都会用这一招,中国也就会成为被两党谈论和攻击得最多的国家。 但是,说和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任何一项法案的通过,都需要两院一起表决,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不会有太多新法案得到两院都支持通过,除非对两党都有帮助。 比如有共和党议员提议,要采取措施把产业链搬回美国,或者对中国施加经济惩罚。提出议案是可以的,但是真的会被通过吗?可能性不大,除非有些特别的原因。 综上,因中期选举的原因,2022年的中美关系可能在表面看上去更为“严峻”,而实际上,在拜登政府“合作、竞争、对抗”的政策基础上,中美之间在诸如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肯定会展开合作,而所谓的“对抗”也大概率会是“可控性的对抗”。 第四个方向,美国经济趋势 美国经济在2021年表现强劲。年底的数据显示,美国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在5.5%左右,而美国失业率也在11月下降到了4.2%,只比疫情前高0.7个百分点,就业和消费数据也逐步恢复或接近疫情前水平。 虽然2022年美国疫情仍不乐观,但拜登政府之前逐步实施了1.9万亿纾困计划以及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20年的负增长后,很快开启了增速反弹。整个2021年度,美股市场也频频打破记录,成交金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03亿美元。 2022年的美国经济预计仍将保持韧性。 从历史来看,每当世界发生大的转变,通常都是在一场战争之后。比如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建立了新的运行秩序。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冠疫情这么一场引发全球性的病毒灾害也必然会带来新生的机会。 首先,新冠疫情让很多行业加速了互联网化、数据化、无人化、智能化的进程,同时也带动了很多高科技公司的发展。 2021年是美股历史上IPO(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最强劲的一年,各类公司IPO数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高科技公司的IPO数量创下了历史记录,由此可预见,这些公司在2022年将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次,很多专家预测新冠疫情总体将趋于向好,美国的服务业将全面恢复,各项消费也将进一步获得提升。而随着“基建法案”的实施,美国的相关投资和就业也将被拉动,呈现上升趋势。 这两年的疫情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多改变。比方说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加快了,办公模式也变得更为多样化。 以前人们习惯于一周五天在办公室工作,而现在则转为大部分时间“居家办公”,只有很少时间去公司。如果疫情再维持一年,估计“居家办公”就会成为职场中的常态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绝大多数人都会受到新模式的影响,由此产生出创新和机遇。 但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也有两个潜在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首要的问题是去年就提到的通货膨胀。 2021年,美国物价上涨很快,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通胀数字仍在安全线以内,但也直接导致了很多美国家庭面临了较大的财务压力。 是什么导致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政府投放了过多的货币,尤其疫情以来,一轮轮地向民众发钱,导致股市、房地产都不同程度地上涨,从而引发物价的全面性上涨。 最近的一些信息显示,尤其很多专业机构也预测,2022年美联储很有可能多次加息,并且很有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启动缩表。 其实自2008年底到2014年底,美联储曾先后出台过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总共购买资产约3.9万亿美元,等于一直在向市场投钱,但却几乎没有带来什么通货膨胀,这就慢慢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觉得可以用不断投钱的方式,来刺激经济的成长,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但2021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货膨胀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联储已经多次透露,可能要加息。然而一旦加息,就有可能会对股市产生严重影响。之前美联储也碰到过类似情况,放话说要结束量化宽松,把市场上的钱逐步往回收,但后来因为加剧了股市震荡就没有这么做。 所以即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月公开说:“如果我们看到通胀在高位持续时间比预期要长,如果必须在更长时期内更多次地加息,我们将会这样做,会使用工具来令通胀重回目标。”但美联储到底会不会加息?加息之后又能不能确保美国经济继续稳步成长,同时控制住通货膨胀,这还是存在一定的未知数,也将成为2022年最大的话题。 后一个问题是产业链与劳动力之间的重新整合 自疫情以来,全球产业链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美国来说,由此引发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工资上涨反而很难请到人了?究其原因,是疫情给人带来心态上的变化。 比如你原来是一名餐厅服务员,现在可能需要一整天都戴着口罩为别人服务,这是不是你想要做的?你原来是一名护士,疫情之后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加班时间和工作强度是之前的数倍,即使工资涨了,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你还愿不愿意做下去? 因为疫情很多人对工作的看法改变了,甚至重新开始思考人生价值。而另一方面,疫情也使得“线上模式”快速发展,原本需要在线下工作,现在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居家,或是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工作。 所以,劳动力的转变和产业链的整合将会在2022年持续下去。 随时随地 终身学习 毫无疑问,疫情带给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比如我,疫情之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世界各地工作、学习和游历,并且几乎每个月都会往返中美之间。但疫情发生以后,我不得不足不出户,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我一开始对这样的转变是不适应的,但后来发现,长时间的独处反而是放大学习效应的好机会。 可以说,2021年是我一生中最有收获的一年: 在学习方面,我总共读完了30多本书,完成了六门共计500小时的大学课程和一门150小时的房地产专业课程,并且撰写和出版了第四本新书《独立思考:谁在影响谁》。 在运动方面,除了健身以外,我还坚持每周打9小时的高尔夫和3小时马球。 疫情之前,社交和应酬很多,疫情之后,大幅减少了,我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作息和饮食,尝试晚上8点睡,早上4点起,并减少了90%的碳水摄入。我把这样的习惯坚持至今,感觉身体和精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我搬去和她同住。我们每天会花1小时散步,这样的沟通模式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 经过这一年多的实践,我也深刻领悟到,实现自我成长最基础的一个训练,就是不断接受挑战,不断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只有不断改变自己去适应变化,接受变化,才能一步一步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在2021年底,我还和团队把原本放在线下的超越成长营改为线上举办。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方面,疫情影响之下,长途出行仍不便利,如果坚持线下,课程的延后会给学员带来时间上的损失,一个人的成长,形式是其次,及时更重要。 另一方面,以我过往一年的实践来看,线上学习虽不能和导师直面交流,但优势也很明显,连工作都能线上完成,学习又有何不可?这是趋势,也是必然。 在此,我也要感谢所有参加2021超越成长营的学员朋友们,你们的认真、专注和全身心投入,使得这一阶段的成长营在良好的氛围中成功告一段落。 期望疫情能在2022年终结! 期待我们很快能再次相见! 黄征宇 2022岁末年初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