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美国精英世界,中国人的国际化征途正波澜壮阔 —— 记黄征宇《征途美国》新书发布会

 

如果有一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对你没有别的要求,只要你诚实和孝顺”,你能不能想象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美国白宫学者、最年轻的英特尔董事总经理、引领中国资本国际化风潮的投资家?而且他还只用四年半的时间就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业工程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又在哈佛商学院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看上去这有点不可思议,但却又千真万确。这个男孩从上海弄堂走出来,最终拥有了如此传奇经历,他就是黄征宇。黄征宇1977年出生在上海,10岁随父母赴美,在美国接受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上过美国公立高中的天才班,在斯坦福大学的四年半时间里获得了三个学位,还在哈佛商学院读了MBA。黄征宇在英特尔总部工作了七年,曾是英特尔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2009年,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授权下,黄征宇成为首位出生于中国大陆的白宫学者,在美国国务院担任国际开发署(USAID)署长特别助理,任内曾全面负责海地地震的通讯救援工作。完成白宫学者任期后,黄征宇回到中国,在金融科技服务及跨国投资等领域连续成功创业,他所创办的宇沃资本是目前引领中国资本国际化风潮的佼佼者。

 

 

黄征宇母亲上述的一段话发表于5月6日在上海外滩罗斯福私人会所举办的一场名为“透视美国精英世界”研讨会上,同时这也是黄征宇新书《征途美国》的上海发布会。如此朴实无华但又简短有力的话语让当天出席该活动的200多位来宾和20多家媒体记者都陷入了沉思,到底我们需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到底美国的精英世界有什么奥秘之处?而黄征宇母亲认为“诚信和孝顺是中国人的两大传统美德,一个诚信的人才可以得到别人的信任,一个孝顺有爱心的人才可以承担大的责任,做大事,做成大事。”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无论在《征途美国》一书当中,还是在发布会上演讲里,黄征宇也给出了回答。他强调两点,一是“美国精英群体里的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还不断提高孩子做’对的选择’的能力”,二是“美国精英群体都强调勇于承担领袖责任,并对他人产生价值,既能‘获得’(taking),更懂’付出‘(giving)”。这两点正是这个群体之所以成功的源泉,也是那些知名家族能够延续强盛、基业长青的奥秘。

 

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 陈基强先生

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尤其特邀嘉宾们的支持与赞许。本次活动的特邀主持人是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基强先生。他首先回顾了自己当年的赴美求学经历:16岁半离开父母,以文化交流生的身份,从香港去到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中学。当时他因自己的亚裔面孔常常被美国人错以为是日本人而苦恼,华裔在美国的形象和地位之低也由此可见一斑。陈基强更难想象初到美国的华裔有机会进入白宫、华尔街和世界500强等最精英的圈子里,在阅读了《征途美国》后,他除了对黄征宇的传奇经历大为叹服,更对书中的观点表示了深刻认同。

 

罗斯福中国投资基金 总裁 谢丞东先生

罗斯福中国投资基金总裁谢丞东先生作为特邀嘉宾之一,首先代表罗斯福基金欢迎朋友们的到来,除了分享了自己当年去美国的故事,还讲述了自己和美国极富传奇色彩的精英家族——罗斯福家族的渊源。和陈基强相似,谢丞东16岁从香港去了波士顿,英语很差的他当时面临4个月后就要直接上学的挑战。于是谢丞东每天去百货公司、小餐厅、养老院,和当地的老人家聊天,聊了足足一个暑假,从而学到了很多美国价值观、经济、文化、宗教等本土经验。他当年就马上拿到了麻省演讲赛的第五名,因成绩优秀获得了奖学金,后来还做了学生会会长。可以说,谢丞东用最快的时间打入了美国主流社会。

毕业后投身地产行业的谢丞东曾经经历一宗11亿美元的大宗并购案,虽然资金充裕,但因被购公司管理层提出的要求和索取的保证大大超出了他的预估,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当时仅28岁的谢丞东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自己承担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合作伙伴的各种费用,例如律师费、会计师费等。这种为自己的抉择敢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和《征途美国》一书中说到的观点不谋而合,让谢丞东深受当时的合作律师欣赏,后来这位律师把他推荐给了罗斯福家族的掌门人。从此之后,谢丞东就进入了罗斯福家族企业,并且一路做到了罗斯福中国投资基金总裁,深受罗斯福家族的欣赏和信任。此时,会场也响起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胡润百富 总裁兼集团出版人 吕能幸先生

紧接着上台演讲的特邀嘉宾是胡润百富总裁兼集团出版人吕能幸先生。吕能幸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在美国500强的宝洁公司。当时的吕能幸只是带着一种好奇心去宝洁,想着干两三年再说,结果没有想到一下子工作了12年,在美国总部工作表现非常出色,之后又被派回到广州负责大中华区市场战略与计划。

后来吕能幸接受相识21年好友胡润的邀请,加入了胡润百富。回忆起应邀加入胡润百富的情景,吕能幸表示“我当时很希望研究中国企业家的故事,包括研究企业家的财富品质、财富时刻、财富基因和财富情感等。”,而现在的他更加深入地关注到企业家的家族文化、教育理念以及国际化发展方面。正如《征途美国》书中所说,美国的企业家精英们把对自己子女的培养放在了很高的优先级,而且方向也越来越国际化。吕能幸也举了特朗普的例子:在外孙和外孙女只有几岁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中文,并且在习近平主席访美的时候,给他们机会当场表演中文诗词歌曲。这样的锻炼让孩子有机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出非一般的自信,这样的眼界和胆识让孩子一生都受益匪浅。听到这里,现场的家长们纷纷报以赞同的掌声。

 

美国运通 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姜大伟先生

下一位上台演讲的特邀嘉宾是美国运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姜大伟先生,他也是美国运通战略投资中国工商银行期间的股东代表。和其他嘉宾一样,姜大伟也讲述了自己在美国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他17岁去美国,获得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工商管理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回到香港加入美国运通,从1988年一直工作到现在,可谓是和这家美国500强企业共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华裔高管。

姜大伟分享的是他和美国运通公司董事基辛格博士的故事。众所周知,基辛格博士是美国前国务卿,现在已经90多岁,也常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2012年的时候以美国运通公司董事的身份来过中国两次,姜大伟作为中国区负责人进行了安排和接待,他由此发现了基辛格博士的一个习惯:每天需要确保世界上最重要的几份报纸能一早就送到他的房间,尽管当时80多岁的基辛格需要使用放大镜才能看报纸。而在北京到上海短短两小时的飞机行程中,基辛格也抓紧时间准备他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

基辛格留给姜大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世界变化很快,但中国变化更快。”即使已经是一个中国通,基辛格依然每天读很多中国的新闻,吸收很多中国的信息。2005年他在香港听取姜大伟汇报中国业务的时候,完完整整地听完了2个多小时的介绍,而且非常专注,提出了很多独到的问题。在姜大伟的分享中,在《征途美国》的一书中,都有讲到美国的精英人士有一种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从不轻易放松,不管已经取得多大成就,都时刻注意提升自己;在重要事情上非常专注,不断思考和发问,直到确认自己把事情了解清楚为止,一点都不含糊。这么优秀的习惯和特点让在场观众都叹为观止。

 

《征途美国》作者 黄征宇先生

最后,《征途美国》作者黄征宇作为压轴演讲者上场,他首先向罗斯福中国基金会及谢丞东表示了感谢,然后幽默风趣地向谢丞东表示:“我加入罗斯福会所的时候,你说过两句话,第一,我可能是最年轻的会员,第二,我可能是头发最少的会员。很可惜我现在已经不是最年轻的会员,但我依然是头发最少的会员。”这番话引起了会场一片欢乐的笑声。

随后,黄征宇讲述了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就和母亲遭遇了一桩街头枪击案,近在咫尺的人中弹倒地并且浑身是血的场景让他至今难忘,那时候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必须很快去了解它,融合它,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这也是他写《征途美国》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30年前父母带他去美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他更好地接触世界,发掘机遇,提升自己。现在的家长为什么送孩子去海外深造?也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机会成为国际化的领袖。

30年后的中国和30年前有了大大的不同。这3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30年。如果说,前20年是大量的国际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那最近10年就是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时期。他们在本土迅速成长,并开始寻求向外扩张。所以可以预计的是,下一个阶段,必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资本国际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国内取得成功的同时,在国外也大有斩获。所以,中国现在和未来一定需要一大批具有真正国际视野的领袖精英,由他们来带领这些企业真正实现全球化和国际化。现在正处于求学阶段的中国学生,完全有机会成为中国所需要的、全球所需要的国际化精英。

黄征宇发现美国精英群体里的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还不断提高孩子做’对的选择’的勇气和能力。他希望中国家长也认识到学校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其实还是最好的一个创新平台。知识变化太快,真正伴随我们一辈子应该是创新的思维。他记得在斯坦福时候教授专门分享过“创新最重要是失败,不仅要接受失败,而且要拥抱失败。因为只有失败,调整,学习;再失败,再调整,再学习;循环往复才产生真正的成功。

而什么是做“对的选择”的勇气和能力?黄征宇至今还很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入白宫的情景,尤其是第一次跟奥巴马见面。作为第一个黑人总统,当时整个美国对他的期望都特别大,期待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当时黄征宇第一个举手问他问题:“总统先生,你已经就任了一年,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当时奥巴马沉默了几秒钟,就在黄征宇以为自己问错话的时候,奥巴马回答说:“我认识到其实作为总统,每一个到我桌上的问题都是不能被解决。如果能被解决,就不会到我的桌上。我更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在我的圆桌边上有一位三十多年经验的国防部长,而我们的国务卿是前总统夫人,她非常有智慧,而且也从政多年。但是我相信我有能力结合所有优秀的人给我的建议,然后勇敢地做出我认为正确的选择。”

除了“创新”和“选择”,黄征宇还发现这些精英不管出身高贵,还是平凡,不管是上过名校,或者大学都没有毕业,他们都有同样一种理念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成为精英中的精英。黄征宇现在是哈佛大学的面试官,在这个问题上,自己想了很多,也跟招生部同事讨论了很多。哈佛大学想到底录取什么样的人才,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能已经和成绩没有太大关系了,因为能够报考哈佛的学生的成绩都非常过硬。在成绩之外,名校归根到底只看两个点:一个是能不能帮助其他学生,让他们变得更优秀;另一个是能不能帮助整个学校,让学校变得更好。这也就是所谓的给予(giving)。

名校看的这两个点又是黄征宇在白宫的时候处处看到的。他记得当时见到总统、副总统、部长级每一位高官的时候,这些人第一句话说的都是“谢谢你的服务”。黄征宇在当时非常惊讶,心里想自己什么事情都还没有做,而且来白宫又是很大的荣誉,为什么他们要说谢谢。后来他才逐渐了解认识到,从政其实是一种付出,尤其对于那些之前在商界有一些成就的人来说,进入政府后反而收入降低了,所以这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付出。

所以在《征途美国》中,黄征宇写到:美国的顶尖大学,或者是最高政府机构,他们所想要找的人,几乎都有同一个标准,那就是不仅仅是你自己很优秀,而是你的参与能给予其他成员和整个机构带来最大的价值。在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功,而且最好越来越成功。可是随着黄征宇越来越认识到,光成功是不可能得到幸福。你再成功,总有一个人比你更加成功,你钱再多,总有一个人比你钱更多。只有注意把“获得”跟“给予”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在演讲的最后,黄征宇表示“在一路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很多优秀的人,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比如在斯坦福和哈佛,我见到了一大批美国最精英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白宫,我和美国最高层领导人沟通和互动,了解到整个政治的生态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在华尔街,我探访了300多位最优秀的投资精英,倾听他们对投资的意见和看法;在硅谷,我访问过接近两百位的创业成功人士,和他们聊创业过程中的起伏和经验。我深信,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最关键的一点差异就是思维。而我所见到的这些美国0.01%的精英们,他们的思维方式真的跟我们不一样。那思维的改变需要多久?是不是很难呢?其实如果真心想改变的话,有时候只是一刹那。”

 

 

所以,黄征宇把这些所见所得都写进了《征途美国》,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那些不同领域的成功者们具备了哪些特质,拥有了哪些和常人不同的思维,以及他们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过去我们经常讨论的精英,可能因为过于在意成功,过于注重获得,被冠以类似“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贬义词,但真正的精英应该是像黄征宇书中所写的那样,拥有创新思维,懂得做对选择,把握获得和付出的平衡,不断为他人创造价值,从而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曾经的白宫学者也好,如今的投资家头衔也罢,这些在黄征宇看来都是帮助自己现在回馈社会的历练和资本。出生地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定居地美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移民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的碰撞、融汇和创新是这两个地方最相同也是最精彩的话题。一百年前,黄征宇的祖父辈怀揣着梦想,迁徙来到上海,如今黄征宇又带着帮助更多人“创享丰盛人生”的使命,回到了上海,历史总是相似,但又以螺旋式上升发展。我们不是在选择何时国际化,而是已经身处国际化的洪流中,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都在征途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