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去世,他留下了一个富传六代的秘密

美国的亿万富翁们为何热衷于捐赠?

美国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著名的银行家和慈善家、世界最年长的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纽约家中辞世,享年101岁。他是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1839.7.8 – 1937.5.23)的最后一个孙子。

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承并繁盛了六代,除了惊人的财富、显赫的声名,他们还因对公益慈善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投入,获得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和称赞。1962年,《时代》杂志报道过“洛克菲勒教育他的儿子们,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属于上帝,他们只不过是管家”。在大卫·洛克菲勒的有生之年,他捐赠了近20亿美元,范围覆盖了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前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中,大卫·洛克菲勒承诺将自己超过一半的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无独有偶,2015年底,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将自己和妻子在Facebook所持有股份的99%全部捐赠,用于慈善事业。比尔·盖茨也早在2005年便宣布将数百亿资产全数捐献给“盖茨基金会”,用于医学研究,以及为世界贫困人群提供帮助。除此以外,乔治·卢卡斯、蒂姆·库克都曾表示会捐出自己所有的财富,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为什么美国的富豪们那么热衷于捐赠呢?很多人会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避税。

这话不错。在美国,如果捐款的话,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抵税的功能。不仅如此,你的爱心善举还能带来其他更多的好处,比如名望,给某个顶尖大学捐赠一幢楼,那这幢楼就会以你的名字来命名。另外,捐赠也是进入上流社会交际圈的一种常见方式。假如你想真正进入纽约的上流社会,那通过捐赠藏品加入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成为一名理事,会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理事会可是纽约最上层人士的知名互动平台之一。

然而,以前让我一直不明白的是,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富豪们对赚钱还是很有积极性的,财富对他们来说意义还是很大的,那他们为什么还会愿意把所有的财富全部捐掉呢?也许是为了避税,也许是为了名誉,但并没有义务和必要把全部身家都捐出去啊?而且我们也常常看到,还有很多的亿万富翁都选择匿名捐款,尤其在美国的一些慈善机构以及大学里,常常都会收到金额巨大的匿名捐款支票。这样的例子至少说明了那些捐赠者们并不为名,也不为利,更不是想跨进哪个上流社交圈。

所以一直以来我对此都很疑惑:这不合逻辑啊!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爱钱之人,不然的话不会积累那么大笔的财富。但为什么他们还愿意全部捐掉呢?按我们中国人的想法,财富完全可以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惠及子孙。但很显然,他们并没有这么做。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的经历让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他放弃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我的朋友Ken从事金融投资很多年,已经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财富。有一次,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讲起了他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段故事。

Ken年轻时很穷,居无定所,银行里连一毛钱存款都没有,靠着救济金过日子;他每天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考虑如何好好分配所剩不多的钱,让自己能生存下去。

有一次,他的口袋里只剩下19.24美元,那时他心里盘算着,怎样用这不到20美元的钱,让自己能多吃几顿,顺利捱到下一次的救济金发放日,想来想去他决定去汉堡店。

在快餐店排队的时候,他的前面站着一位妈妈,旁边是她的女儿,看着有五六岁大。Ken听到小女孩说:“妈妈,今天我请你吃饭!”那位妈妈笑着问:“你哪有钱呢?”这时候小女孩的脸涨红了,不知所措。Ken在一旁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蹲下身来对小女孩说:“我告诉你怎样请妈妈吃饭!”说完就把身上仅存的19.24美元全部掏了出来,塞进了小女孩的手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快餐店。

Ken边回忆边说:“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马路上飞快地跑着,直到筋疲力尽,才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就在那一刻,我心里感觉到了真正的自由。”

我当时有些听不懂,这也太神奇了吧,怎么会有自由的感觉呢?难道你不担心挨饿吗?他说:“我那时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我还揣着19.24元的时候,从经济角度看,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人;而且因为我只盯着这19.24元,所以从思维角度我也是一个穷人,我每天都在思考着这19.24元怎么可以花得更划算,花得更慢一些。但把这些钱全都送出去之后,我心里感到无比的轻松,因为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从今以后的所有财富,那一刻我就不再是穷人,我不再被这19.24元困住!我可以重新定义我自己,所以我是真正自由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说的是有舍才有得,中国也有句成语叫“破釜沉舟”,Ken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当时那种境况之下,他连19.24元都失去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失去的其实是退路和余地,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反而能够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把所有包袱放下了,所有的路都打开了,每条路都是在往前进!

 

典型的穷人思维:我还不够富,等我富一点再说

很多人会说,我也很想帮别人,但我也不富裕,自己都没钱,怎么帮别人呢?等有了1个亿,到时候让我捐100万绝对是小菜一碟!

老实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总想着等我钱再多一点,或者条件再充分一点,就去做某某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Ken这个故事对我触动那么大的原因,他的这段经历让我真正了解到,对待金钱上的思维差别,最终决定了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在穷人的思维模式中,钱是需要储存的,因为赚钱不易,所以不能被轻易用掉;而在富人的思维里,金钱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我完全有能力获得任何资源,只要自己想去获取;当某些资源失去了,我也完全有信心能够再获得。

所以,当一个人可以抛除一切顾虑,把身上仅存的钱都给予别人的时候,就代表着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富人思维,已不受金钱所束缚了,那时候的你是完全相信自己,相信可以靠自身的努力更好地重新获得财富。

Ken的故事其实还没讲完,他后来的逆袭之路也极具传奇。在身无分文之后,他认真考虑了自己的未来。一直以来,他都很愿意帮助别人,所以他希望从事一些与此相关的工作。他找到一家心理课程中心,先是在那里做义工,边干边学,没几年便考到了执照,成为了正式的心理治疗师。

有一次,他为一位富翁提供心理治疗,在问题顺利解决之后,富翁就跟他说:“我看你的工作很辛苦,有没有想过尝试着做一些投资呢?要知道,好的投资可以24小时不停地帮你创造财富。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介绍几位华尔街的朋友给你,你可以像帮助我一样帮助他们,提供一些心理治疗。然后你不需要问他们要治疗报酬,就跟他们说你对投资很感兴趣,希望跟着他们学习。”

于是,Ken接受了富翁的建议,去了纽约,开始给这几位朋友持续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也没收他们钱,他收获的是这些投资专家独到的投资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很快,一年过去了,其中有一位投资人跟他说:“你也帮了我这么多了,要不这样,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比较好的项目,你有没有兴趣加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把你一起加进来,而且你也有机会可以帮助项目里的那些企业家。”这就成了他后来进入投资界的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就是从他向别人给予帮助开始的。

活着就是给予

看完Ken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会说,他的逆袭存在着很大的侥幸成分,如果没遇上那位富豪,他还有现在的局面吗?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聊到最后,Ken拍拍我的肩膀说了句:Living is giving(活着就是给予)。

活着真正的意义是给别人带来价值,这正是大多数成功者所拥有的心态,也是富人思维里必不可少的一点。

如果你现在有100元,要把其中10元给别人,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点犹豫,更别说像Ken那样全给出去。但问题是,对于创业者来说,90元和100元是没有差异的,你绝不会因为差这10块钱而干不成事。相反,当你给别人10元甚至倾其所有的时候,给别人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与此同时,你也具有了一种成功者的心态,一种就算给掉全部身家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赚回来的心态,此时你的格局就不一样了,你将完全有机会把现有的局面做得更大。

Living is giving,活着就是给予,当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创造的项目才会真正给别人带来价值;你提供的服务才能懂人性有温度,你管理的公司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格局。

为什么有些公司会比同类公司赚更多的钱?因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眼里更具价值。中国的餐饮品牌海底捞便是很好的一个典型,别的餐厅给予客户大部分是菜品,而海底捞在此基础上还给予了全部且用心的服务。只有给予的价值越大,受众才会更容易接受和喜欢,才会愿意花钱去消费。所以说到底,你最终的成功,正是因为付出和给予。你给了别人所需要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很有价值。而与此相对的,你得到的回报也很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一辈子都在努力赚更多的钱,但同样也非常愿意“给”,而且会给很多很多。有舍,才有得,这是我从Ken的故事中获得的最深刻的认识,也是洛克菲勒家族富传六代的奥秘之一。

回顾那些著名的富人捐赠事例,除了有些人的确是为了某些实际原因去捐款之外,更多的成功人士(尤其选择匿名捐款或者裸捐的)其实还是因为他们具备这种“有舍才有得”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它可以让你产生自信感和幸福感。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亿万富翁叫安德鲁·卡内基,他的故事和洛克菲勒家族很相似。安德鲁·卡内基是一个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只有小学文化,直到20多岁的时候仍然一贫如洗,后来他凭借惊人的智慧和努力成为了钢铁大王,跃居世界首富。到达财富巅峰之后,他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并且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富捐赠了出来,涵盖了全美众多的公立图书馆,也设立了难以计数的教育基金、救济基金、和平基金和研究基金。卡内基认为钱和幸福是没有直接关联的,如果想要真正获得幸福,就必须要具备幸福的心态。

幸福的心态往往源于三个方面:第一,自由支配自己;第二,做有意义的事;第三,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我们仔细去体会这三个方面就不难发现,无论自由、意义还是帮助他人,都和付出给予有关系。

19.24元,很多人看到的只是金钱本身,很少人会注意到可以有机会收获驾驭财富的自信和帮助他人的心态。拥有了这些,懂得了奥秘,财富一定随之而来,幸福怎么都不再遥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