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风投和普通风投的分水岭是什么

不久前,美国《纽约时报》援引一份风险投资(VC)行业报告列出了全球最出色的20位风险投资人,这份报告是由长期关注风投行业的著名市场研究机构CB Insights制作的,入围这份最新的年度全球顶级风险投资人榜单一共有50人,位列第一名的是著名风险投资人比尔·格利(Bill Gurley)。

 

Bill Gurley 比尔·格利

 

作为Benchmark Capital的合伙人,比尔·格利在风投界有非常传奇的经历,曾参与投资过Uber、SnapChat、DropBox、WeWork、GrubHub、OpenTable、Zillow等多家创业公司。作为Uber的天使投资人,比尔·格利在这项投资上斩获了超过1000倍的回报,让不少人将其奉为风投史上的经典案例。

1000倍的投资回报的确让人乍舌,相信很多人都会好奇问到:那些顶尖的风投人,他们的投资秘诀到底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在多如牛毛的创业公司中选中了Uber,选中了Facebook,选中了阿里巴巴?在筛选过程他们到底更看重的是哪一方面?是市场,人才,还是产品?

十个风投九个亏?

风险投资行业有着非常特别的两个点。

第一,排名全球前十的风投公司几乎占据整个行业90%的利润。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位手里攥着钱的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想要把钱交给一家风投公司,如果不是选择那些排名靠前的公司,基本就逃不了亏钱的命运。

第二,一家成功的风投公司,其基本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精准的眼光。要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创新和创业都是以失败为多,所以绝大多数的创业公司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以美国为例,80%的创业公司撑不了一年,能生存超过五年的创业公司不到4%。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考察过的一家位于波士顿的风投公司,它的名字很特别,叫0.406。为什么叫0.406呢?因为当地有一支很出名的棒球队叫波士顿红袜队(Boston Red Sox),他们的明星球员大卫·奥尔蒂斯(David Ortiz),最好的一个赛季打击率是0.406,也就是说,对方每投出10个球,他就能打击到4.06个球。所以,这家风投公司的愿景就是在风投行业屡击屡中,像奥尔蒂斯一样创造出最好成绩。

然而,别说十中四,现实的情况是风投公司每投资十家公司,有三家能最终获得盈利,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战绩了。

 

 

顶尖风投人自己怎么看成功率

所以,一般人往往会认为,衡量一位风投人是否成功主要看他的投资成功率。但无论从各方面的数据上来看,还是听那些顶尖风投人分享经验时,你都会发觉,好的风投人并不代表他的投资成功概率会特别的高。

风险投资的决策逻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Return the Fund (RTF),即投资回报。通常来说,一支一亿美元的风投基金平均可以投15-20家创业公司,如果从其中一家公司里产出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利润,那这就是一项非常好的投资,对整支基金的回报带来非常好的帮助。

正如比尔·格利那句著名的话:风投并不是全垒打生意(数十倍的回报),而是大满贯生意(数百倍的回报);如果你的创意不能产生1亿美元以上的收入,那你最好别拿风投的钱。(Venture capital is not even a home run business. It’s a grand slam business…. If your idea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generate $100 million in revenue, you may not want to take venture capital.)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风投为什么都爱找独角兽。那些顶尖的风险投资人并不在意十个投资里面成功了几个,失败了几个,因为一个项目最坏的投资结果无非是血本无归(即本金全部亏损),但最好的结果是没有上限的,你可以赚回非常多倍的本金。

所以,更重要的是他们筛选到的项目中只要有一个获得巨大成功,它所产生的回报也将是巨大的、丰厚的,远远超出投入,甚至于是不可想象的。或许失败率会比较高,但只需投中少数几个大项目,就能保整支基金取得成功。

 

 

告诉我,如果你成功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在考夫曼基金会为期两年的学者项目中,我认识了David,他是Uber的早期投资人之一,既是VC,又是LP,还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

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David经营的一定是大企业,但其实他的公司做的是一门“小生意”——在网上卖定制袜子。乍听起来像是开了家“淘宝店”!为什么会选择袜子生意呢?David说,在美国,如果定制一双袜子,成本在两三美元之间,但售价却可以达到十几美元,其次由于是网店,起步成本相对较低,所以他的袜子生意净利润可达到70%左右;而袜子又是典型的易耗品,一般几个月就要换一双,做得好也就不怕没有回头客;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在袜子这种小物件上尤其希望与众不同一些,特别舍得花钱定制出自己特色的东西。所以别看是门“小生意”,他的这家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居然超过了1亿美元。

在我们闲聊时,他说起了自己的投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

他说:“刚开始做投资的前几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稳健一些,再稳健一些。因为我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势:既有经验,又有判断力。我能很好地挑选出那些我认为具备成功特质的创业者,他们应该擅长于市场分析,执行力强,又能把控风险。我也并不贪心,在筛选出那些不赔钱的公司之后,我觉得投资赚回2到3倍的利润就可以了。所以一开始,我就是按照这个投资模式来做的。几年下来累积的战绩也非常不错,投资成功率很高,甚至很少有人会像我一样有这么高的投资成功率。”

接下去他说:“但是,在投资了Uber之后,除了获得丰厚的回报,也让我对投资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投资成功率重要吗?重要。市场分析和风险控制重要吗?也重要。但除去这些之外,普通风投和顶尖风投的差别在哪里呢?那就是真正投到了一个’独角兽’公司!”

 

 

怎样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些隐藏的“独角兽”呢?无论是David、比尔·格利,还是我在硅谷见过的其他优秀的投资人,他们的看法竟然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创业者对产品的假设。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产品如果获得成功,对世界的改变将会有多大?也许这些假设现在看起来不可思议,甚至非常荒谬。但万一实现了会如何呢?就像Uber的出现让整个交通领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Facebook刷新了我们对网络社交的定义,阿里巴巴让商人把生意真正地做到了网络上,Airbnb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对住宿的看法,这些“独角兽”们无一不是如此颠覆着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会怀着壮志与梦想,而一旦长大,绝大多数人却最终选择了一条最稳妥的发展路线,希望能稳稳地走好每一步。这样的想法不可谓不对。但对真正想要实现梦想的人来说,他们的第一选择并非是最稳的路,而是会问自己:如果我成功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我的梦想值不值得我为之付出一切努力,如果值得,那为什么不现在就做呢? 为什么不团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付诸实现呢?

用比尔·格利另一句很有名的话作为结尾可能是非常合适的。Being ‘right’ doesn’t lead to superior performance if the consensus forecast is also right. 如果每个人预测都是正确的,那么这种正确预测是不会产生超额回报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